|
完善知識產權融資體系全國專利商標質押融資金額達3098億元,融資項目達1.7萬項,惠及企業1.5萬家,同比增長均為42%左右——2021年,我國質押融資成績亮眼,如何繼續發揮知識產權價值、創新融資模式?全國人大代表、天能集團董事長張天任提交了一份“關于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融資體系,推動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建議”。 《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(2021—2035年)》強調,積極穩妥發展知識產權金融,健全知識產權質押信息平臺,鼓勵開展各類知識產權混合質押和保險,規范探索知識產權融資模式創新。 近年來,國家大力鼓勵發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,金融機構也紛紛創新性地推出知識產權金融產品,融資規模不斷擴大,融資金額逐年提升。張天任經調研發現,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取得一定成績的同時,仍面臨一些問題。一是價值評估難,知識產權價值受市場供需、技術更迭、政策變化等外部因素影響,具有不確定性;二是處置流轉難,在貸后階段,當債務人無法按約定清償債務,知識產權質押物需要變現時,不僅會遇到貶值風險,還可能遇到流轉難題;三是風控難度大,由于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業務屬于額度小、風險大、收益低的項目,在缺少風險分擔機制和補償機制的情況下,金融機構的權益無法得到很好保障,開展融資貸款的內生動力較弱。 張天任表示,為了更好地推動知識產權強國建設,打通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我國應健全知識產權價值評估體系,建設高水平、專業化的知識產權評估機構;整頓評估市場秩序,統一評估制度和評估標準,運用科學評估方法精準判斷質押資產的價值;建立統一的質押融資交易平臺,簡化質押登記程序,降低融資成本,提高融資效率;建設知識產權評估數據平臺,推進建設信息共享機制。 建立風險分擔和風險補償機制是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有效舉措。為了有效化解金融機構承擔的風險,張天任建議,一方面,要發揮市場引導作用,鼓勵開發創新型的知識產權保險產品,積極引導企業為質押融資購買保險,引入第三方融資質押擔保機構,建立風險分散機制,分擔貸款違約風險;另一方面,要發揮政府調節作用,如設立政府擔保基金、風險補償專項基金等,有效解決金融機構為中小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的后顧之憂。 |